內容正文
因為窮所以要更努力 莊稼地里走出準大學生
7月14日上午9點,當記者還在想象著長沙市撈刀河鎮霞凝村是個什么樣子時,采訪車已經駛入了村子。“不好意思,讓你們久等了。
”清脆的聲音突然喚醒了沉思的我。戴著眼鏡、瘦瘦高高、皮膚黝黑的楊宇敲打著車窗。“像田野里的一棵麥苗!”記者這才找到最能準確形容她的詞句。
田里干活是一把好手
“我才從地里出來。”楊宇指著自己的小腿,上面滿是紅色的小水泡,“現在正是‘雙搶’季節,忙得一塌糊涂。”18歲的楊宇平靜地告訴記者。坐在單調的灰白兩色的家中,墻壁上貼滿了獎狀。楊宇告訴我們,每年放暑假的時候,家里的稻田就急著要收割,她每次都任勞任怨地幫助父母在地里干活。“收割、插秧,我樣樣都會,是一把好手!雖然累,但是必須跟季節搶時間。”楊宇臉上露出了陽光般的笑容。
楊宇從小就是個懂事、乖巧的孩子,學習上從來沒讓父母操心。在明德中學讀高中時,她成績一直保持班上第一名。“我一路腳踏實地地走過來,也不覺得特別費力。”楊宇透露了她學習的秘訣。今年高考,盡管發揮有點失常,但她仍然考出了617分(文科)的好成績,并報考了重慶大學法律系。她現在已經早早規劃好了自己的大學生活。
因為窮所以要更努力
楊宇的父母都是農民,家中開銷所需大部分靠父親做水泥工掙錢來維持。“做水泥工,每個月收入最多只有700元。”楊宇目睹了父親不顧嚴寒酷暑辛苦奔波的情形。楊媽媽則在家養豬,同時照看6畝田地。“以前養豬還有些錢賺,可是現在行情不好,有時還要虧本。”
“我去讀大學,我們姐弟兩個的學費一年至少就要1萬了。”懂事的楊宇對家境非常了解。
“只有讀書才是我唯一的出路!”楊宇堅定了腳步,“因為窮,所以我要更努力。”